手镯图片(古墓出土的那些绝美珠宝)

古墓出土的那些绝美珠宝

南京地区作为明代的政治、经济中央,墓葬出土了多量宋、明时期的金银玉器,以金饰冠带等金饰最为华丽。

这些金饰主要包含冠饰、发饰、耳环、腕饰、指饰、扣饰、带饰、佩饰等,使用捶揲、錾刻、累丝、镶嵌、焊接、炸珠等多种工艺,武艺精深,计划奇巧,且因材施艺,寓意吉利,充溢了生存情味。

此中宋代金饰材质轻便,寻求意境;明代则以多色为美、以精微见长、以繁复为巧、以奢华为上。

嵌宝石金镯

明代(公元1368-1644年)直径7厘米 南京江宁将军山沐斌夫人梅氏墓出土

分析:一对。镯内壁光素,打磨十分光亮;外壁焊多数个等距离分布的花丝金托,托内镶嵌各色宝石。每只手镯各由两个半圆形扁平金片构成,此中一端作“活页式”铰链相连,另一端用一根插销链接,手镯可自在启合。

嵌宝石金头面

明代(公元1368-1644年)南京江宁将军山沐斌夫人梅氏墓出土

分析:共六件,形制各异,每件均镶嵌红、蓝宝石,精良华丽,色泽美丽,观之宝光灿烂,美不堪收。沐斌是明朝开国元勋沐英之孙,袭封黔国公,梅氏是沐斌的侧室夫人。

嵌红蓝宝石金耳坠

明代(公元1368-1644年)长4.3厘米,宽1.2厘米,坠首长3.2厘米 南京板仓徐俌夫人朱氏墓出土

分析:红蓝宝石的镶嵌局部相似茄形,应是明代《天水冰山录》中提到的“金厢珠宝茄耳坠”以及其他文献中提到的“天生茄儿”耳坠。

金冠

明代(公元1368-1644年)长8.7厘米,宽5.2厘米,高5.5厘米 南京江宁将军山沐瓒墓出土

分析:明朝官员燕居时用以束发的冠,常做梁冠状,此冠作五梁。冠两侧各錾刻一孔,使用时扣覆在发髻之上,用簪安稳。

镶金托双龙戏珠纹琥珀饰件

明代(公元1368-1644年)宽5.2厘米,高5.2厘米 南京邓府山佟卜年夫人陈氏墓出土

分析:中央一颗血赤色琥珀,两旁环以两条支配对称的金龙,似在争夺那粒琥珀制成的宝珠。反面中央是一快意云状金片,从旁边伸出八根金丝夹裹住琥珀。使用时用小钗将其安稳在发髻上,属于一种头饰。

菊花头金簪

明代(公元1368-1644年)长11.5厘米 南京板仓徐达家属墓7号墓出土

分析:簪首用累丝技法做成委(wō)角方形,其上用细金丝盘出两重花瓣,做成一朵怒放的菊花。簪脚呈方棱形。

捶揲龙纹蘑菇头金簪

明代(公元1368-1644年)长11.8厘米 南京板仓职业病防治所明墓出土

分析:簪首螭虎呈团形。簪体呈圆形,通体捶揲出二螭龙,一螭龙正面下冲,一螭龙侧身前奔,照应生动。

药神形金耳坠

明代(公元1368-1644年)长10.3厘米,宽1.8厘米,药神长5厘米 南京板仓徐达家属墓出土

分析:耳坠外型为采药神仙外貌,上部为一六瓣花盖,花瓣内原镶嵌有宝石,现已不存;底端为花托,所嵌宝石亦佚。花托上立一荷锄背篓的神仙,头挽高髻,颈戴项圈,身着双层莲瓣纹饰衣裙,双手持飘带,飘带围绕其身,死后的背篓中显露一枝灵芝。

“耕读渔櫵”金戒指

明代(公元1368-1644年)直径2.5厘米

分析:一对,形制相反,戒面纹饰稍异。戒面略为长方形,两头收尖角。一件饰垂钓的渔夫和屋中苦读的书生,一件饰挑柴的樵夫和种田的农夫,两件合为“耕读渔櫵”。戒面边沿饰一周云雷纹,主体纹饰下有精密的鱼子纹衬地。

嵌宝石莲花形金扣

明代(公元1368-1644年)长2.7厘米 南京郊区出土

分析:扣圈作六片莲瓣,两侧作金托及快意状纹饰,上有孔眼六个。金托内各嵌红宝石一粒。扣子中央为圆形金托,内嵌蓝宝石一粒。

金镶玉带

明代(公元1368-1644年)南京板仓徐钦墓出土

分析:共十六块。带板托均以黄金制成,插销、带扣亦为金质。金托上镶嵌白玉带板,玉质温润纯白,毫无瑕疵,实属忧伤之佳品。

凤纹金饰件

明代(公元1368-1644年)长9.5厘米,宽7.3厘米 南京郊区出土

分析:略呈菱形,应为霞帔下端的坠饰。由两片金片镂空纹饰焊合而成,每边用曲线勾成。图案为两凤起舞,寓意“和鸣”。

嵌宝石金链香盒

明代(公元1368-1644年)盒径8.5厘米,高1.7厘米 南京江宁将军山沐斌夫人梅氏墓出土

分析:盒面饰莲花、快意云纹,上嵌红宝石、蓝宝石与绿松石;盒一边饰缠枝莲纹;盒底以快意云纹为地纹,上刻梵文六字箴言。盒身配有金链,便于随身携带,内可置梵咒等物。

蝴蝶形金饰件

明代(公元1368-1644年)宽7.1厘米,高5.7厘米 南京宁静门外岗子村吴忠墓出土

奢雅器用

宋、明时期经济提高,商业昌盛,随动手产业的发达,金、银、玉材质的器皿多量进入富庶人家的平常生存中,包含餐饮器具、艳服器具、洗漱器具和梳妆器具等各式器皿。

此类日用器皿体型虽小,却点缀了前人方寸之间的生存空间,意味繁华,有着优美的寓意,不仅凝结了时人的审美情味,更折射出前人文雅的清居生存。

刻香卷纹银盒

宋代(公元960-1276年)直径5厘米,高3厘米 南京江浦黄叶岭张同之墓出土

银渣斗

宋代(公元960-1276年)口径5.8厘米,高8厘米 南京江浦黄叶岭张同之墓出土

分析:渣斗上部呈碗状,下部为小罐,由碗底和罐口焊接而成。其功效约莫是用来存放漱口水的,也约莫是放在餐桌上用来吐放残渣或倾倒喝剩的茶渣。

金碗

明代(公元1368-1644年)口径7.7厘米,高2.5厘米 南京中央门外康茂才墓出土

双耳金杯

明代(公元1368-1644年)口径6.4厘米,底径3.2厘米,高2.8厘米 南京动力学校韦牧墓出土

分析:敞口,斜直深腹,平底。口沿两侧各饰一牡丹花形执手。

雕竹根灵芝“寿”字玉杯

明代(公元1368-1644年)口径5.2厘米,底径2.9厘米,高3.2厘米

分析:青玉质,一对。杯把雕竹根灵芝纹及“寿”字纹。竹根和灵芝亦有寓意长命的吉利涵义。

圆雕婴戏八角形玉杯

明代(公元1368-1644年)口径7.3厘米,底径2.8厘米,高5厘米,通长13.8厘米 南京板仓职业病防治所明墓出土

分析:青玉质。杯体为八边形,两侧各雕两个童子和松树为把手,童子相对而视,一手捉住杯沿,另一手搭在树上作攀爬状。杯壁外亦雕一童子,双腿分开作跪地状,手中提一竹篮。该器雕工粗略,约莫就是所谓的明代玉器的“粗大明”作风。

雕蟠螭纹八角形玉盘

明代(公元1368-1644年)口径17厘米,底径14.4厘米,高1.4厘米 南京板仓职业病防治所明墓出土

分析:青玉质。盘内壁高浮雕两条蟠螭,首尾相接作游动状。蟠螭前肢较短作匍匐状,后肢中右腿较长并作势后蹬,在弯角处以方角度处理,显得挺秀上心,全体外形极富动感。盘中央亦雕作八边形浅框,其内可置物。

吉钱压胜钱

除了华丽堂皇的器皿和繁复华丽的饰件外,还发觉有多量盛行于明代的金锭、银锭和圆形方孔的冥币,多出土于身份品级较高的墓葬中,其数目与墓主人的身份和财产有亲密干系。

如2008年在南京发觉的明代开国元勋黔宁王沐英家属墓中就出土了99枚金冥币,最重的可达350克。

此类冥币属于压胜钱,前人以为将其安排在棺椁内可以震慑鬼神,其上錾刻的吉利钱文可以为生人提供保佑。

金锭

明代(公元1368-1644年)长5.6厘米,宽3.8厘米 南京江宁将军山沐启元墓出土

金镶玉钱

宋代(公元960-1276年)直径5.8厘米,厚0.4厘米 南京江浦黄叶岭张同之墓出土

金冥币

明代(公元1368-1644年)直径7.5-18.3厘米南京江宁将军山沐瓒墓出土

“长命繁华”金冥币

明代(公元1368-1644年)直径1.8厘米 南京中华门外郎家山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