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诗闲读:“笔落惊风雨,诗成泣鬼神”
“笔落惊风雨,诗成泣鬼神”是杜甫诗里的名句,杜甫把诗歌天下最让人惊叹的歌颂给了李白。
(李白雕像)
我们之前讨论过,杜甫跟李白的交情并不合错误等,他们两个之间的交情是一方面活动的情感。杜甫是奉献更多的那一方,缘故有二:1、两人的年事有差距,李白比杜甫大11岁,当杜甫刚步入诗歌王国时,李白以前名满天下,以是当他们两个相遇之后,杜甫自但是然的把李白当成了本人的偶像,杜甫向往李白的性情(李白关于各位间的统统纪律表现反抗,他看不起尧舜,看不真起孔丘),向往李白过的生存(但他做不来,李白的生存是极度浪漫的,但又是与人民断绝的,是本位主义的),他是典范的李白的粉丝;2、两一局部的性情决定的,李白是神仙寻常的性情,他放旷不羁,他的精力天下里,更多思索的是本人,杜甫是个老实人,他淳厚刁滑而又蜜意一往(好比他终身就仅有一个夫人),他的精力天下里,更多思索的是他人。
(杜甫与李白)
固然另有缘故,李白有他本人偶像,就是孟浩然,不幸的是,孟浩然心底偶像是王维,王维呢,他更多的友情给了裴迪……但这只是表象,前方的两条缘故是决定性要素。
公元744年,杜甫在洛阳碰到了李白,这一年,杜甫三十三岁,李白四十四岁,他们原本可以更早一些相遇,但是种种机会偶合,杜甫周游吴越时,李白颠末太原到了齐鲁,杜甫周游齐赵时,李白又跑去了江南。
这次相遇,对杜甫是一次精力碰撞,杜甫专心是想求官为民请命的(这跟他的家属传统有关),李白专心忙着游侠与求仙(李白十五岁就开头学习剑术,到二十岁时真的充任过侠客,乃至还亲手杀死过好几一局部,随后就是到处周游。)大概正由于李白过的生存杜甫做不到,他才在内心极度向往,总之他自此迷上了李白,他乃至随着李白切身去求仙访道,他随着李白度过了黄河,到了王屋山,王屋山据传是道家圣地,他们去山上的小有清虚洞天,去参拜羽士华盖君,可惜当他们到的时分,华盖君以前死掉了,他们不得不原路前往,随后,李白往陈留拜候他的从祖李彦允,杜甫也跟了去……总之那段时间,杜甫就跟在李白死后,像一个小迷弟一样。
这年秋日,他们又碰到了高适,杜甫跟高适原本就相识,于是三个墨客,就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浪漫而又放纵的秋日。他们偶尔在城内酒楼上泛论痛饮,偶尔登上城外的古吹台,南望芒砀山舒散情怀,偶尔又走上单父的琴台,抒发思古幽情……
(古吹台上的李白、杜甫和高适)
随后李杜分开一段时间之后,到第二年秋日,两人在兖州再次相遇,这次相遇,两人的情感又进一步,他们“痛饮狂歌空过活,飞扬跋扈为谁雄?”(《赠李白》)杜甫又随着李白去东蒙山拜候羽士董炼师和元逸人,他们白天携手偕行,夜里共被熟睡,他们一同谈诗论道,这使他们的交情进一步加深。今后不久,杜甫去了长安(他要谋取功名),李白决定重游江东,两人在兖州城东石门分散,这一别,两人终生未能再见,不同的是,两人分散之后,杜甫终身不曾忘记李白,不时思念,常常梦到想到李白,而李白今后几乎再无想到过杜甫,他仿佛自此忘记了杜甫。
(醒则同游,睡则同被的李杜)
杜甫在长安十年时期就不休地想到李白,他不是“怀”,就是“忆”,为什么会如此呢,由于他再也没有直接取得过李白的消息……今后,李白由于到场过永王李璘幕府的事情,而李璘是被推断试图攫取皇位的人,于是李白流亡彭泽,随后被捕入浔阳狱,他中途以前度开释,但终极在758年长流夜郎,这个时分,杜甫收到的是李白种种不同的消息。李白今后泛洞庭,穿三峡,游巫山,当杜甫从洛阳探亲回到华州时,也就是759年春未夏初,李白得释,但是杜甫取得的杜甫消息却是存亡未卜的消息,乃至他收到了李白在夜郎途中以前堕水而死。于是杜甫一连三天梦到李白,心中痛楚,可想而知。
我们晓得,厥后杜甫去了秦州,约莫到秦州时,杜甫终于收到了李白遇赦的消息,杜甫十分兴奋,于是写了一首诗,就是《寄李十二白二十韵》,全诗如下:
昔年有狂客,号尔谪神仙。笔落惊风雨,诗成泣鬼神。名誉自此大,汩没一朝伸。文采承殊渥,传播必绝伦。龙舟移棹晚,兽锦夺袍新。白天来深殿,青云满后尘。乞归优诏许,遇我宿心亲。未负幽栖志,兼全宠辱身。剧谈怜野逸,嗜酒见单纯。醉舞梁园夜,行歌泗水春。才高心不展,道屈善无邻。处士祢衡俊,诸生原宪贫。稻粱求未足,薏苡谤何频。五岭炎蒸地,三危充军臣。几年遭鵩鸟,独泣向麒麟。苏武先还汉,黄公岂事秦。楚筵辞醴日,梁狱上书辰。已用事先法,谁将此义陈。老吟秋月下,病起暮江滨。莫怪恩波隔,乘槎与问津。
(《大唐李白》书影)
假如我们了解李白(可以看一下张大春教师的《大唐李白》),这首诗几乎就是杜甫写的《李白传》。
诗题里的李十二白指的就是李白,唐人以族兄弟排行称呼人,好比韩愈是韩十八、柳宗元是柳八、元稹是元九等等。
“昔年有狂客,号尔谪神仙。”这里的“狂客”,指的贺知章,贺知章是越州永兴人,晚年自号四明狂客。李白初到长安时,乍读李白之诗的贺知章大吃一惊,称他为“谪神仙”。“笔落惊风雨,诗成泣鬼神。”李白的笔一落下,就让风雨震动,李白的诗一旦写成,就让鬼神哭泣。这但是照旧典出贺知章,他见了李白的《乌栖曲》,“叹赏苦吟曰:‘此诗可以泣鬼神矣。’”李白的诗写得太好了,让鬼神哭泣。“名誉自此大,汩没一朝伸。”李白由于贺知章的惊叹而天下出名,汩没,指的是埋没,从前的困窘、懊丧自此一并打扫。“文采承殊渥,传播必绝伦。”承殊渥,遭到特别的恩德,李白被玄宗召为供奉翰林,这是特别的恩德,他的诗传播下去的,都精妙绝伦。
(贺知章诗意像)
“龙舟移棹晚,兽锦夺袍新。”唐玄宗以前泛白莲池,在饮宴兴奋的时分召李白作序。“夺袍一典:《唐诗纪事》里纪录:“武后游龙门,命群官赋诗,先成者赐以锦袍。左史东边虬诗成,拜赐。坐未安,之问(宋之问,这个故事在讲宋之问的诗的时分专门说过)诗后成,文理兼美,支配莫不称善,乃就夺锦袍衣之。”这里用这个典故说李白在皇家赛诗会上夺魁。“白天来深殿,青云满后尘。”李白常常被召到皇宫深院,由此平步青云。“乞归优诏许,遇我宿心亲。”李白的乞归但是是被逼无奈的,他固然是被显贵们欺压的,但他仍旧取得了天子的深深期许,所谓赐金放还,让李白回去,又恩赐金银。碰到我杜甫之后,我以为到宿世注定般的亲密感。“未负幽栖志,兼全宠辱身。醉舞梁园夜,行歌泗水春。”这几句是与李白交游的过往,我与他相遇后,他没有孤负寻仙求道的志向,也取得了在官隐之间人身的宁静,我们夜里在梁园饮酒起舞,春季则在泗水尽情吟唱。
(京剧:伐鼓骂曹中的祢衡)
“才高心不展,道屈善无邻。”李白固然才华超群却没有效武之地,固然品德崇高可惜却无人了解。“处士祢衡俊,诸生原宪贫。”祢衡是汉未名士,素有文采和辩才,但是性情朴直傲岸,李白跟他很像。原宪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,原宪出身清贫,天性狷介,终身安贫乐道,不愿与世俗合流。这两句举了两个汗青名士来形貌李白的品性。“稻粱求未足,薏苡谤何频。”做官寻求活着还没有做到(李白受聘永王是为生存所迫),就换来了多数的诋毁。“薏苡谤”是个典故,汉伏波将军马援征交阯后从南方运来薏苡种子(很像明珠),方案在北边莳植,但被进谗的人说成了交兵时收贿的明珠,后果让本人和妻儿蒙冤。厥后“薏苡之谤”比如被人诬谄,蒙受冤枉。李白被显贵们排挤,诋毁固然是经常的。固然也说李白受聘永王不外是为生存所迫,有人说他得了永王的重赂,纯属诋毁。墨客尽力将李白入永王幕的政治颜色冲淡,在为李白挣脱。
(薏苡仁)
“五岭炎蒸地,三危充军臣。几年遭鵩鸟,独泣向麒麟。”前方两句:李白从至德二年(757年)冬开头放逐,还没到夜郎,到乾元二年(759年)三月在渝州遇赦,还憩江夏。又取道岳阳,南赴苍梧逃难。苍梧是指湖南零陵、九疑山一带的山,与五岭交界。因格律干系,杜甫将时序倒置。逃难苍梧和长流夜郎换了排序。后方两句:西汉贾谊谪居长沙,屋中飞来鵩鸟,自以为交了恶运,担心而死。李白事先作《放后遇恩不沾》:“独弃长沙国,三年未许回。何时入宣室,更问贾生才?”李白在诗里自比贾生,墨客因此亦以贾生比力他。李白卧病当涂以手稿付李阳冰时,作《古风·风雅久不作》压卷,诗中说:“我志在删述,垂辉映千春。希圣如有立,遗言于获麟。”自比孔子,自伤道穷。“独泣向麒麟”,用的是这句诗意。
(苏武牧羊)
“苏武先还汉,黄公岂事秦。楚筵辞醴日,梁狱上书辰。”说完李白的遭遇。杜甫开头发议论,抒感受。他借苏武终于归汉(他曾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。)和夏黄公不事暴秦(夏黄公秦时曾为朝庭的博士,厥后回故乡隐居)的典故,分析李白不会至心附逆。借穆生告别楚王刘戊的故事,分析李白可以自重,永王也并未任用他。汉代邹阳曾为梁王门客,遭谗被囚,后以“梁狱”喻冤狱、被谗害。以上这几句,全部用典,读起来就不易懂,没法不必典,由于触及朝事,他要有所避忌。
“已用事先法,谁将此义陈。”是说事先由于事理难懂,李白被判服了流刑,那么,如今谁来替李白去把这些真理去向朝廷报告呢?“谁将此义陈”用反问,把无人仗义执言的感受表达了出来。“老吟秋月下,病起暮江滨。莫怪恩波隔,乘槎与问津。”最初这四句是完毕语,晚年的李白犹自吟诗不辍,渴望他能早日全愈,多作好诗,不要埋怨天子寡恩,而要上书朝廷,让朝廷了解事变的原形。写这首诗时,李白正在当涂养病,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,也有渴望李白早日全愈,抖擞起来的意思。
(怀念杜甫的邮票之一)
杜甫写这首诗,总结与报告了李白的终身,是传记式的诗歌,传记文学固然有作传者的视角,他替李白不屈,替李白分辩,基于对李白宏大品行的承认与发自心底的崇拜。《唐宋诗醇》里说:“‘笔落惊风雨’,白实不愧斯言;‘诗成泣鬼祌’,甫诗乃可勺之。孟棨曰:杜赠白二十韵,备叙白事,读文雅尽得其故迹。杜逢禄山之乱,流浪陇蜀,毕陈于诗,推见至隐,殆无遗事,故当号‘诗史’。”这是最早的“诗史”说法的出处,后代怀念杜甫,称他的诗为“诗史”,就劈头于他写李白的这首诗。
(【唐诗闲读】之136,图片源自网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