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经典《论语》名句典故详解: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
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
名句的诞生
冉有曰:“夫子为卫君乎1?”子贡曰:“诺2,吾将问之。”入,曰:“伯夷、叔齐3何人也?”曰:“古之贤人也。”曰:“怨4乎?”曰:“求仁而得仁5,又何怨?”出,曰:“夫子不为也。”
——述而·十四
完全读懂名句
1.为卫君乎:为,协助的意思。卫君,卫出公。卫灵公摈除太子蒯聩,灵公死后,卫国人立蒯聩的儿子辄为君主,便是卫出公。晋人接纳了蒯聩,并帮助他攻击卫国攫取王位,卫国人奋力反抗晋兵,构成父子争国的场面。事先孔子正住在卫国,弟子不晓得对否要协助卫君以子抗父。2.诺:允许,即“好”的意思。3.伯夷、叔齐:两人皆为孤竹君的儿子,孤竹君遗命立叔齐为君主,叔齐想要让位于哥哥伯夷,伯夷为了服从父亲的遗命便分开,叔齐也不妥国王而逃脱。最初两人由于改朝换代,不想吃新朝代的东西,双双饿死于首阳山。子贡透过借问伯夷、叔齐是何等人,来探试孔子关于父子争国的态度。4.怨:埋怨,后悔。5.仁:此章的“仁”,可表明为“心安”。
冉有说:“教师会协助卫君吗?”子贡说:“好,我去问他。”子贡走进屋见孔子,问道:“伯夷、叔齐是什么样的人?”孔子回复道:“他们是古时的贤德之士。”子贡又问:“他们心中会有后悔吗?”孔子说:“他们所求的是仁,也终于取得了仁,怎样会有后悔呢?”子贡走出来说:“教师是不会协助卫君的。”
名句的故事
孔子不但一次歌颂“伯夷、叔齐”,司马迁在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也纪录孔子称两人“不复古恶”,朱熹表明此章时说,伯夷、叔齐连国君都不愿当了,怎样会有什么埋怨。
依据《史记》,伯夷、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(在今天河北省的卢龙县西)国君的宗子与三子,孤竹国国君在遗言中表现要叔齐为王位承继人。但在父亲死后,叔齐以为伯夷是老大,要把王位让给他,但伯夷以为不克不及违抗父亲的遗命,于是从孤竹国逃脱,而叔齐仍不愿当国君,于是也逃脱了。
于是,孤竹国百姓就推孤竹国国君的二儿子承继了王位,史称“夷齐让国”。厥后,伯夷、叔齐隐居在渤海之滨,听说周在东方强大起来,周文王是位品德之士,于是远程跋涉来见他。但分开周时,文王已死、武王继位,武王派弟弟周公欢迎,并允许给他们俸禄与职位,但他们却不悦地走了,由于他们渴望武王不要征伐商。
厥后,周灭商,伯夷、叔齐为了表现时令,便不再吃周朝的粮食,隐居在首阳山(今天山西省永济县西),采山上的野菜为食。周武王派人请他们下山,他们仍回绝下山到周朝做官,最初双双饿死。
长时弥新说名句
有不少学者以为,伯夷、叔齐的“求仁而得仁”带有失败者的哭剧颜色,接近亚里士多德哭剧使灵魂升华的看法,而最合适解释哭剧实际的人物,但是正是亚里士多德的“师公”苏格拉底。
苏格拉底在雅典的平凡法院,被控告他的学说有“不敬国神”、“另立新神”等罪,可以选择喝鸩酒、放逐与“易科罚金”。后两者固然可以保性命,但却即是供认本人有罪,因此他选择了喝鸩酒而死,舍弃生命寻求真理。
固然在实际中遭到失败,仁者是毫无怨言的,由于他“求仁得仁”。晋代墨客阮籍的《咏怀诗》中有:“求仁得意仁,岂复叹咨嗟。”诗句中暴显露对伯夷、叔齐求仁得仁的钦羡,同时也叹息本人只能在浊世中“得过且过”。
阮籍是“竹林七贤”之首,生性放纵不羁,偶尔兴致一来,单独游山玩水,迷路了便放声大哭,哭的不但是迷路,更是哭人生的“断港绝潢”。阮籍举动怪诞,众人皆以为狂人,但事先把握朝权的司马昭却不云云想,他使尽种种办法要阮籍当官,阮籍只好“装疯卖傻”地应付,不免倾慕起“求仁得仁”的伯夷、叔齐,乃至以为“不得好死”的李斯也比本人强。
“求仁而得仁”常引申为无怨无悔的作为,或同等于“舍生取义”、“当仁不让”,比如戊戌六正人中谭嗣同之死便属“求仁得仁”精力的体现。清末光绪天子百日维新,拔擢谭嗣划一年轻书生为官,未料慈禧太后反攻,维新分崩离析,谭嗣同本可以逃脱朝廷的拘捕,但他却不走,并标明要用本人的血叫醒国人的爱国熟悉。在牢中他捡起地上的煤屑,在墙上写下绝命诗:“望门投止思张俭,忍死顷刻待杜根。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。”壮烈献身,大方煽动,对后代学子影响甚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