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两岸文化寻宝#7.04《道德经》逐句解读:“始制有名。
名亦既有,夫亦将知止。
知止可以不殆。
譬道之在天下,犹川谷之于江海。
”
解读
始制:开始制作出。
名:名分,名位,形容等级。
亦:强调的语气。
既有:已经有,已经产生。
亦:也。
知止:懂得停止,约束。知道适可而止。
可以:
殆:危险。
不殆:就是没有危险。
譬:打个比方。
在天下:分布,分散在天下万物中。
道在天下:讲的是道与天下万物的关系,它对应的是大海与小溪流的关系。
川谷;溪谷。谷:山谷,川谷。
大意:
万物兴作,于是产生了名位。
名位既然有了,就要有所制约。
明白了各自的制约,守好本位,就不会有危险。
道存在于天地间,犹如江海,一切河川溪水,都要归流于它,使万物自然臣服。
所得
法:比喻:用大海比喻大道。用小溪比喻具体的事物。
事:对名称不要使用过度。知止。
情:适可而止
人:所有人。
理解为:
自从建立起了名号,称谓就开始存在了。但对他们的使用。要适可而止。懂得适可而止,就不会有危险。打个比方,道分散在天下万物之中,就像江海同河流的关系那样。
也可理解为:
万物兴作,于是产生了各种名称,各种名称已经制定了,就要有所制约,明白了各自的制约,守好本位,就没有什么危险了
名与实
名,也就是名称。名是人对宇宙中的客观物体和想象中的物体所起的名称,是物体的符号, 以便于区别于其它物体。
实是宇宙中客观存在或者人想象中存在的物体。凡是人们已经认识的物体都有一个名称,人类还没有认识的事物当然也就没有名称,也就没有名。
名是用来指称事物和实有的,人们在交流中用它来传达彼此的真实情况。语言和名称是交流的产物,也在交流中被使用。
在名号使用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不同的情况。
使用者如果不表现真实,言不由衷,语言和名称就会脱离实际,产生名与实的分裂。语言先行,不合实际,有名无实,失信于人,就会出现人间乱象。
因此要知止而行。
1名不副实
名不副实指名称与内容或名声与实际不相符,空有虚名。
名不副实是社会一大乱象。
在社会上,名不副实的教授、专家、名医、博士,以及名不副实的商品、获奖论文等不良现象到处弥漫。
名不副实现象泛滥,冲击着人们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,助长了虚伪、浮夸、不诚实的风气,使人们失去了对社会的信任,对国对民皆是百害而无一利。
并且徒有虚名之人往往被名声所累,虽然外表光鲜,实际上却十分劳累,困苦不堪。一旦遇到需要真才实干的地方,往往会一败涂地。
做人贵在实在,千万不要徒有虚名,害人害己。
叶公好龙的故事,大家都听说过,是真的:
叶公喜欢龙,衣带钩、酒器上都刻着龙,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。
他这样爱龙,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,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,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,龙尾伸到了厅堂里。
叶公一看是真龙,转身就跑,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,惊恐万状,不能控制自己。
由此看来,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,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。
叶公的故事,告诉我们,一个人不能只唱高调、不务实际;要丢弃”理论脱离实际”的坏思想、坏作风,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、好作风。
诚实,名副其实,是每个人都应该追寻的道理。
2实至名归
实至名归意思是有了真正的学识、本领或功业,自然就有声誉。
在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中,有一位教师,张桂梅,就是实至名归的代表。
在深山里建一座女子高中,不仅仅让贫困的女孩子能够免费入学,还能让她们考上大学、改变命运。这是一个女老师的梦想,她拼命干了十几年,让这些都成为了现实。
坪女高建校12年,已经有1804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,本科上线率排名丽江市第一。
12年间,张桂梅走过11万公里的家访路。在崎岖的山路上,她摔断过肋骨、发过高烧、也曾昏倒在路上。她把别人捐给她个人的钱和大部分工资,累计100万元,全部捐给了山区的女孩们。
每个女孩后面都有一个家庭,每个女孩未来都将成为一名妈妈。
张桂梅拿命在践行,让女孩受高等教育就能改变三代人命运的初衷。
她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,真是实至名归。
3知止而行
憨山德清说:“殉名者愈流愈下,逐末忘本,不知其返也。故老子诫之。名者,不可驰骛而不返,应知止而自足。苟不知止足,则危殆而不安。
在名下殉身的人,越来越多。为了一点好的名声,忘记自己的实际,忘记了自己是谁。名,不能疯狂追求,应当知道适可而止,知道自己满足,如果陷入无限制的追求和不知足中,那么危险和不安就会随之而来。
所以在名的追求上,要知止而行。
凡事都需要把握一个度,过度追求和在意就会不惜一切地去维护和发展,得到以后更会患得患失,形成思想负担。
就像逐利的商人,就像各种卖人设炒热度的流量明星。
没有十全十美,让所有人都满意的人,所以也就没有绝对的好名声。
所以一味追求好名声只是自寻烦恼罢了。
李开复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:
当你特别纠结自己名的时候,或许刻意,或者不刻意,都会让自己追求名成为一种方式。
比如一个人追求自己的梦想,最大化自己的影响力,做最好的自己。实没有错误的。
但是如果把最大化影响力这个词发挥到极致,每天机械化衡量影响力有没有提升,有没有人听我的演讲,成为我的粉丝。
这样机械化的追求效率,衡量每一天的结果,会让一个人变得冷漠无情。
道路是正确的,但是过度追求名声,让我走偏了,就会出现危险。
名者,不可驰骛而不返,应知止而自足。
应当知止而行。
最后。
《韩非子》说,“道者,万物之始,是非之纪也。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,治纪以知善败之端。故虚静以待令,令名自命也,令事自定也。虚则知实之情,静则知动者正。有言者自为名,有事者自为形,形名参同,君乃无事焉,归之其情。”
名是实的表象,实是名的内涵。
有实名自命,无实求其名,非大道也。
名不副实,是为虚;实至名归,为自然。
名者,应知止而自足。